冯骥才一行访问青岛城市传媒 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即将问世
冯骥才先生青岛行
。。冯骥才作为“伤痕文学”代表作家被大家熟知,近年来以“愚公移山之精神”投身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,取得宝贵成果。冯骥才与青岛城市传媒旗下青岛出版社合作的《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》去年出版,在国内外获奖无数。冯骥才对青岛城市传媒坚守出版品质的追求非常认可,今年双方再度合作,正加紧进行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出版工作。
《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》
。。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项目,将对全国藏区唐卡传承、传播以及海外保存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,建立中国唐卡图文资料库,掌握藏族唐卡文化、生产制作工艺第一手资料,出版以唐卡文化板块为卷本的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,以此实现抢救、保护、传承、研究中国唐卡文化的目的。冯骥才先生表示:“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洋洋十六卷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首次唐卡这样具有悠久历史传承、丰富文化内涵、多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,大规模结集出版。这个项目由具有高度文化责任、雄厚资本实力的青岛出版社负责,深感欣慰。相信青岛这样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企业,有足够的魄力将这件大事办好。”
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项目落户城市传媒。
。。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近发布的报告,青岛城市传媒旗下青岛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单体出版社第11位,副省级城市出版社的第1位。今年9月17日,城市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,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。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作为城市传媒上市后的实施的重大出版工程,被寄予厚望。
。。孟鸣飞表示:“《档案》的出版不但填补了出版史的空白,也是每个出版人的梦想。能够为我国唐卡艺术瑰宝打造这样一套精彩的全集性作品,非常荣幸。相信《档案》的出版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对唐卡文化新的、更大的研究风潮,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事业作出自身的贡献。”
。。据悉,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》的首卷《昌都》将于11月问世,《年都乎》《藏娘》于明年5月面对读者。其余12卷将陆续于2018年之前问世。
。。30日下午,冯骥才来到青岛出版艺术馆,与青岛的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,畅谈文化的“返”与“思”,对文化建设、传统文化保护、中国古村落保护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精彩座谈。
冯骥才先生青岛读者见面会现场
文化的“返”与“思”精彩摘要
“我到一个城市,习惯先看交通,再看垃圾。我今天看到的青岛比巴黎干净。中国人太爱抢道,现代的交通礼仪应该是谦让。”
“老舍博物馆做得很精致也很现代,在老舍的院子里有敬畏感。博物馆里一段老舍先生的声音,直击心灵,如同音乐。”
“在青岛看到很多书店,甚至饭店里都有书,青岛的文化氛围很好,一个城市的阅读水平体现一个城市的素质。”
“润物细无声,文化本身有很大的力量,尽管我们现在努力向前跑,但历史与文化终究是我们要去追寻的。”
“生活最深的意味就是诗性。生活要有情味,这和读书、价值观都有关系。”
“青岛出版社在目前的大背景下,发展得这样好,真的不容易。我和孟总交谈中,我们的共识是,既要做出版商,也要做出版家。要挣钱,更要做好书。我觉得青岛社在出版方面,不仅有实力,更是有眼光的。”
冯骥才先生为青岛读者签名
扫描二维码观看更多冯骥才青岛行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