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剑雄做客青岛出版集团 畅谈“书房、远方和梦”
2015年12月15日,全国政协常委、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教授做客青岛出版集团,并在青岛出版大厦一楼出版艺术馆与读者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“书房、远方和梦”的对话,畅谈读书的三个目的,并对图书出版、亲子教育、个人追求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座谈。
全国政协常委,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,历史学家,历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、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、图书馆馆长,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史学会理事、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、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、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、上海市政府参事等。
◆ ◆ ◆
葛剑雄教授讲座精彩摘要
有一间书房,既能享受家庭的温馨,又可独处一隅,任心灵在书海徜徉,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。现今,大家的物质生活提高,拥有一件独立的书房不再是奢求。但身处忙与盲的时代,谁又有多少时间真正留给自己、留给读书?如何坚守书房的精神,如何抵达“诗与远方”?
>>>> 读书的三种目的
葛剑雄教授说:天下最难就是“度”的把握,为自己设定适宜的目标,量力而行,调节心态。当你做任何事情都在平均线之上一些(upper average), 人才会感觉到幸福与成就,读书、做文章皆是如此。而在设定目标之前,首先还要搞清楚读书的目的是什么。
在葛教授看来,读书有三种目的:
求知识。抱持求知目的去读书,可能为了通过考试或掌握一门技术来达到自我提升,这个过程必然辛苦。但学习的过程,也是对头脑的训练与成长。
2. 做研究。当以研究课题、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时候,阅读就没有选择,好的要读,不好的也要读。但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,切勿好高骛远,将研究范围缩小,求精求深。
3. 人生享受。作为爱好的阅读,是最愉快的。你不必追求阅读量与速度,用一种消遣的心态和享受的状态,让读书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希望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而读,也通过阅读了解你自己。
>>>> 电子书和纸书并行不悖
电子书以前受到的制约,一是版权,二是传输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问题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知识版权的概念日渐清晰,现今的电子书,已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化,而是以这本书为基本内容,增加许多相关信息和深度知识。有的电子书可以做到视听兼备,甚至出现比纸质书还要贵的情况。
这些挑战并不意味着纸质书终将消失。当你拥有一件书房,特别是当你为人生享受而阅读的时候,书,就应该作为整体来被欣赏。内容只是一部分,装帧、设计,以及纸书的质感,都是无法被取代的。
>>>> 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天性
孩子是否幸福,标准并不掌握在家长手中,而在于他们自己。有些孩子并不擅长读书,就不一定非要走考试升学的路。发挥他们的自主性,才能获得快乐。
我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对立的,素质教育本身就包括了考试的能力。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学画画、学古筝就是素质教育了,但却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培养和沟通能力。在我看来,情商比智力更为重要。
葛剑雄教授的精彩讲座,犹如一缕和煦阳光,在这个大风的冬日温暖了大家。在领略了当代文化领袖的思想风采之外,更启迪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,了解世界。